買房注意事項 教你挑屋賺大錢與房仲打交道的撇步
買房子不是像買飲料一樣
想喝什麼直接找一間飲料店一點
東西到手就好
因為正常房子可能是需要我們
花好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擁有的
所以不管我們是投資還是自住
好不容易能夠下定決心好好買房子時
都需要好好研究所謂的買房注意事項
人說萬事起頭難
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想買房子,
卻不知道怎麼挑選的原因
買房不一定是拿來投資,但如果能增值豈不是更好,
挑選到好的房子也能讓生活品質更好,
這不就是一舉兩得了嗎?
所以我特別寫這一篇文章教大家
買房注意事項以如何和房仲打好關係。
一、買房子最基本觀念:
1.「區位」非買房唯一要素
買房子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而區位只是其中一個,
購屋者常誤將「投資區位」當成「消費區位」,
一窩蜂搶進「投資區位」,造成房地產泡沫。
如果把買房當消費,應當重視「現在的區位」;
把買房當投資,應當重視「未來的區位」,
不可混為一談,更重要的是,
「建商的好區位不一定是消費者的好區位!」
2.環境的重要性
環境好與環教較差的房屋,
房價有差,房貸利率可能也有所不同。
因此消費者在擇定房屋後,務必要審視居家附近的環境
如果環境較差卻買到高價、或是貸款利率也很高,
此時要聰明地與銀行商量,爭取降低利率的機會,
才能幫自己與家人省錢。
3.思考想要什麼樣的房屋
你可能想住電梯華廈、要有車位,
但是公設比卻往往很高;老公寓少了電梯、
但是不需要付管理費,種種權衡,是需要仔細評估的。
4. 提早開始存頭期款
付出的頭期款愈低,總成本可能會愈高,
房屋抵押貸款保險的費用也可能會隨之增加。
存頭期款的方法很多,
例如將退稅和紅利存起來、設立自動存款方案等
二、小宅滿天飛,高坪效灌水
現在房市以首購為主流,
而首購族往往只能買得起小坪數住宅;
有業者看中小宅需求高,
首購族特別愛買高坪效、多房數的小宅,
轉而規劃這種產品來銷售。
這種號稱高坪效、多房數的小宅,
業者往往會做樣品屋來取信民眾;
在沒有夾層、外推等違建的情況下,
約十六到十八坪就能作二房、或是二十六、二十七坪能隔出三房,
需特別注意。
三、別迷信公設比高低的數字
多數大樓建案公設比的計算方式是:
公設面積/(總面積-車位面積)*100%
算式中的總面積,包括主建物、附屬建物等坪數,
附屬建物即含陽台、雨遮、屋簷等。
公設比就像「魔術數字」,可以動的手腳太多,
民眾切記勿太迷信公設比表面數字,
而要深入暸解有什麼公共設施、
房屋實際可用的坪數到底有多少,才不至於買到假降價的房子。
四、大台北買房,放棄333
「三三三法則」意思是
把月薪的三分之一作定額儲蓄、三分之一付房貸,另外三分之一應付日常生活開銷。
但若過度堅守法則,大部份民眾都無法在大台北買房子!
在高房價環境下想在大台北買房,就得變通才行。如果把買房子當成強迫儲蓄,
那麼不妨把原三分之一作為定額儲蓄的錢拿來付房貸,
將三三三改成六三一法則,
即月薪六成繳房貸、三成作生活開銷,另一成作儲蓄以備不時之需。
五、利率大調降,別只選青安
不少民眾都認為政府的「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」利率比較划算,
所以在買到房子後,便不假思索去申請青安房貸跟銀行借錢,
但實際上卻大有玄機。
若申請青安房貸一千萬,以台灣銀行「二段式機動利率」來計算,
現在前二年利率為一點四四%,第三年起是一點七四%。
在二年寬限期、還款年限設定為二十年且利率不調動的情況下,
則本息共需繳納一一九五萬又二七七三元。
然而,今年六月國內五大公股行庫新承作房貸平均利率為一點六四七%,
若按該利率條件、二年寬限期且利率不調動的情況下,
則共需要繳納一一八九萬又一六四五元,
比青安房貸節省六萬多元。
如果對上述房貸細節有興趣,想要找專家諮詢的話
可以考慮對銀行借錢有研究的銀行貸款專家
免費諮詢網址:https://bit.ly/2CRLgjy
下面這個也很重要
也就是所謂的與房仲打交道的注意事項:
以下是我的建議^^
1. 預算報少不報多
千萬不可以講自己真實的預算,不要全部一次攤在房仲面前,聰明的心理戰,
別急著掀底牌,若雙方皆不讓步,慢慢調整、再三考慮,但前提必須是真心想購入此間房屋。
2. 選擇有品牌的仲介公司(超重要的)
信譽佳、有口碑的仲介公司,服務品質較有保障,也較能防止買賣糾紛,
交易過程公開且透明,相對比較不會犧牲顧客的權益。
3. 房仲戰術多
各種話術,像大環境不佳,已經是很低的價錢了,又或是以套交情的方式,
打探買方的底價,有時交換條件,送傢俱或家電等,房仲愛理不理外,
也會為了成交而不擇手段、軟硬兼施。
近期留言